落幕
电影院
在小时候,去肯德基吃一餐,看一场电影,买一套新衣服,简直是一年一度的奢侈享受,往往只会是农历新年时的戏码。
如今,生活品质的提高让肯德基可以是日常生活的一顿快餐。智能手机的普及化,更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上一部网络短剧,甚至电影。超高清电视的推出更间接秒杀了电影院在视觉与听觉上的优势。再者,近期的电影也走着下坡路,无法引起大众的关注与讨论,就连曾经风靡一时的复仇者系列电影也只剩下满满的特效,失去了剧情的创新。再加上经济不景气的影响,许多观众只选择在春节时看上一部电影,打发时间。
当然,近期的哪吒2与黄子华主演的电影(如饭戏攻心、毒舌大状、破地狱)还是比较有观赏性的。然而,当这些电影下映后,电影院有会再次沦落到门可罗雀的处境。
说句实话,我也不希望电影院慢慢地走进历史的一部分,但情势所逼。
人工智能
人工智能,俗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(AI),是项革命性的科技,犹如网际网络的推出。网络的普及化与提速,不仅仅只是让我们可以更快速地下载一份文件,但是其也造就了无限可能,如短视频分享(如抖音)、在线直播销售、实时GPS导航和即时通讯。
如今,我们走到了人工智能的分岔路口,有些人担忧它会如电影情节毁灭人类文明,而大部分人觉得我们要学习善用它。储备上无数数据,人工智能仿佛无所不知。轻轻的几个敲键,等几分钟,一份答案就编写完毕,虽然可能是满口胡言。今日,它也可以快速地修改图片到不同风格, 甚至制造动画,或编写代码。任何软件或器具都开始与人工智能互动,如智能写作、智能驾驶、智能交通灯、智能诊断。
在人类末日前,人工智能的便利将培养一群懒于思考的新一代。我们的惰性驱使我们不再翻阅资料来自行判断,而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但是,先人的知识是可以被后世推翻的,写作的创造与想象力是无法被取代的,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共鸣更是可贵。
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一句担忧,而停止发展人工智能。所以,我们只能拭目以待。
笔者的话
上有“人生有多少个十年”,下有“谁又知道十年后会发生什么”。套阿嬷的话,在COVID-19前,她人生的八十年不曾经历过一场瘟疫,无法想象每个人得呆在家,不能出门。
当然,在2025年,我们也见证了美国总统特拉普向各国提出关税政策,企图宣告其是世界一哥的地位,但却被中国无视与挑战。同年,他又向高等教育施压,提出多项要求。哈佛大学因不愿服从,其拨款被冻结,甚至被取消免税资格。
世界无奇不有,你想不到的奇事天天都可能发生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