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新年

这是我们林家四兄妹在2010年拍的新年合照。那时候的我们还真很青嫩。但是,光阴也就如此一去不复返。如今,我们都已步入社会大学。



2012年 小时候的农历新年

那时候的我没戴眼镜,一切却还很清晰。小时候的我超期待农历新年。我不是对红包情有独钟,而是.......

初一早上,我总睡到太阳晒到屁股才起身。正确来说,我是被妈妈观赏的新年贺岁节目吵醒。换上新衣,我就向父母、婆婆贺年。在我住的地方没有舞狮,也没有舞龙。这不禁与作文描写的新年情景有很大的出入。其实,小学时写的作文许多时候与现实不符。那时候,老师怎么教,我就怎么写。

令我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不可以打骂的禁忌。没有打骂的世界,就是小孩的世界。我们三兄弟似乎很有默契,一起窝在电脑前玩游戏。当堂表兄弟来拜年时,我们就招他们一起玩电脑游戏。虽然那时候,我们没什么好玄的游戏,但是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拿出来分享。犹记得有一年,我们是玩小叮当大富翁度过的。这时,我仿佛听到婆婆时常说的话——玩什么卡通,你们就是卡通啊!

有汽水喝是另一件令我兴奋的事。小时候,零用钱不多,我也不舍得花在饮食上。所以,趁着这个新年佳节,我时常一天一罐,直到汽水全被喝完。更好笑的是,在后来的好几年,我竟然私藏几罐汽水。我真是无法想象我曾经对汽水那么痴狂。

我也很喜欢农历时的特备节目。虽然有些新年喜剧重播了好多篇,但是我总是看到津津乐道,尤其是周星驰的作品。对了,我也很喜欢肉干,但是现在却嫌它油腻。

许多东西变了,包括对农历新年的感觉。今年是第二年哥哥在国外过农历新年。我的内心不禁浮现出边插茱萸少一人的感想。

小时候,一切都很好。
那时候的我,要求不高。
现在也很好,只要要求不高。



2013年 十年

人生有多少个十年?而它却说说就过。失去后回首,才发现这人世间有太多事不该不去珍惜,不该去当透明。人生百感交集,不知道从何说起。我不感叹人生,只暗自决定更该好好珍惜人生。

大年初七,是人日,我和一群朋友去小学老师家拜年,温清玲老师依然和蔼可亲。老师说,她老样子,没什么改变,依然教着小学生。但其实,我们都知道,一切不再一样。我们从小学毕业都已有十年。而,如今盛行爱的教育,藤鞭收进博物馆,成为有时候吓唬小学生的道具。

朋友,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,各自都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。在那里,我聆听着他们的对话,从中知道他们最近的近况。有者有了伴侣,结了婚,生了孩子,而我单身一人。再过两年,那些如今在大学深造的同学,都要投奔社会大学。很难想像,那时侯,我们都会在说自己在社会遇见什么样的人,过着怎样的日子。但是,这一天终究会来的,毕竟也有不少同学如今都开始工作了。

在聚会里,其中一位同学是护士,她帮了我们另一位小学同学的老婆接生。他们之前都不知情,只是当天,她巧合地值班,巧合和他遇上。很奇妙,我们都这么认为。没想到许久不见的朋友,会在这种场合遇见。人生,离不开人,总有遇见的机会,但也得学会珍惜。

一群人聊着天,拍着照,而我望着这情形。老师说,很难得,因为这是我们小学毕业后的第十年。朋友增杰赞同,边说道,明年再一群来拜年,就更难得了。

临别前,我们一群同学一起说道,起立,行礼,谢谢温老师。这仿佛又倒回十年。

十年,就这样过了。



2014年 游子的孤单新年

农历新年好像过了好久,好久。但是,今天却也只不过是初十而已。本来也很不情愿记录今年的新年,因为记录下来的都只会是空虚,与落寞。

我笑着对学弟说,我们怎么叫作游子?

学弟说,就应该是游历到外的学子。

我开玩笑地说,你确定不是游泳到国外的学子吗?

这里的农历新年算是冷清的,没有气氛,没有装饰,没有朋友,没有家人。一天天接近大年初一,我越是感到孤单,或许就像某处读到的——佳节让幸福的人更加幸福,而孤单的人更加孤单。

除夕的那一夜,是和一位学弟在外吃度过的。桌上没有山珍海味,就简简单单的一餐,和过年没有连接上关系,也就只是心理上不想一个人与四堵墙壁吃团圆饭。

我时常好奇,别人家的团圆饭是不是很壮大的,就所有远亲都聚在一起。学弟说,他家的团圆饭其实也只是一家人在同一个时间聚在一起吃一餐,毕竟平常每个人吃晚餐的时间都不一样。

我笑了笑说:“若团圆饭只是算父母与兄弟姐妹为一家的话,那么我以前就时常一起吃团圆饭了。从小,我们都会等到爸爸工作回来才一起吃。”

哥哥出了国,我也接下来出了国,我想家应该冷清了不少。还记得除夕夜的时候,我们都会去东禅寺,但是今年他们却没有去了。前两年起,少了哥哥,今年少了我,去的兴致也或多或少减少了。过后,再加上四姑前些日的意外,搞到行动不方便的关系。

初一醒起,没有新年歌的伴奏,也没有新年节目,冷清清的。红包也没有收到一封,还真空洞。上了面子书,看到许多的新年照片,我更加空虚。全家照,有多少年没拍了?感觉上,很久,很久。而且,今年会去拜访小学级任老师的约定也无法履行,我想或许明年好了。



2020年 贺岁广告

伴随着成长,每一年的农历新年越来越没有新年气氛。套妈妈的话,往年路过别人的屋子,我们都可以听到新年歌曲,但是现在没有了。还记得中学时,我与中学同学会互写贺年卡祝福。我那东倒西歪的字,在粉红色的贺年卡上跳舞,跳一支祝你一年行好运之舞。

或许这几年,因为哥哥在柔佛工作,弟弟妹妹在外工作,农历新年的除夕夜真的成了难得的团圆饭。不管工作有多忙碌,我们都聚在一起,度过这短暂的农历新年假日。

不管过了多少年,农历新年的贺岁广告还是让人期待的。直到如今,我时常与婆婆提起的是一群老人在老人院讨论儿子的工作成就,而直到最后一位婆婆,她说:“儿子吗?儿子来载我回家过年了。”切记,不管人生成就再高,也不如守候在父母左右。


2013年Petronas豆福花的贺岁短片也特有意思。故事是在一个雨天的豆腐花开始的。靠着卖豆腐花,两人结了婚,养大孩子,有了孙子。孩子一个个到外工作,留下二老在家里无聊。突然,老伴俩决定回到过去卖豆腐花的日子。一个人长大,和老化,是有区别的,在心态上。我们不是因为老了而不去玩,而是因为不玩了而老了。

在众多2020年的农历新年广告,我觉得TNB的极具卖点。它引领出身为游子的儿女们想回家的心思。



笔者的话

今年的农历新年,相信对许多人都很不一样。因为行动管制令,我们都不能回家乡吃团圆饭。一些离乡背井的同事也因此不打算过新年长假,提前上班。

妈妈对着远在柔佛的哥哥说:“今年的农历新年,你不能回家,只能一个人度过,得好好照顾自己。家里一切安好,不需要担心。”

哥哥回答道:“其实,早在大学的时候,我也曾一个人过农历新年。”

不知怎么的,我想起了婆婆说的一句话——活到了这么大岁数,才第一次遇见这阴魂不散的疫情。

话说,会不会就从今年开始,电子红包正式取代了实际的红包呢?我想了想,应该不会吧!

新年红包,也称为压岁钱,是让小辈的我们把它收集在枕头里面,以镇恶驱邪,让我们平平安安地度过新一年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