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:战疫的警铃
三月十六日,大马首相宣布长达两星期的行动管制令。这是个无奈的决定,相信政府清楚地知道,这将严重影响大马经济,人民薪资。但是,covid-19疫情的趋势势不可挡,若不采取措施,大马将会沦为疫情的温床。
身为医护人员,我们都得如常上班。若你问我,你怕吗,我会告诉你,谁不怕,我死了,还得拖累身后一直支持我的家人。内心里,有多少的我们想两星期都在家里看看电视,翻翻书。但是,这是职责所在,我们只能义无反顾。
在大众的认知下,医生与护士是这场疫情的前线战士,我们药剂师却躲在幕后配药给病人。套我最常用的口头禅“你别傻了!”,你知道一天我们在药剂所接触多少个病人,承担多少风险?平均一天,一千六百位病人来到我家医院的药剂所提药。但是,我们没有前线的武装,只有简单的一面口罩,和一双手套。每听到病人在等候处的咳嗽声,我们内心就纠结一阵,但是我们还是履行职责。是的,我们和你一样平凡,没有无敌超强的免疫系统。
若生命是根蜡烛,我们就是这么默默地燃烧自己,照明那黑暗的一方。但愿,尽头还在远处。
后记:面对这场疫情,民众内心里都很慌,有言不尽的害怕。看见一位路人咳嗽,我们会想转身绕过,而不是上前关怀。但是,却有一群人走在前方,走在直闯黑暗的路上。是的,在面对这场疫情,许多人都默默地面对着风险;警员站了出来以确保民众服从指令,日常需品的商店继续营业,载着货物的罗里大哥也是。感谢你们。感谢自己。
四月:最坏的预想
有时候,一个人思考问题,是很难从现有的框脱离出来。若你问我,Covid-19病情会持续到何时,我会说,应该很久,至少两三个月,也或许它会融入我们人生的一部分。
以目前的认知来看,Covid-19基本上是一个无底洞,一个人感染另外一个人,而我们只能被动地寻找,隔离,治疗。站在前线的工作人员都可能倒下,隔离。
在面对这一场战争,我们从来没想过会战胜,毕竟没有药到病除的预想。现在的政策只是暂缓病情,让医院不会太早出现零病床的状况。我们一直与时间赛跑,到底我们还来得及控制病情的蔓延,或我们能否及时地研发疫苗。
一旦现有的医院体制无法承担病患的人数Covid-19病患将分两类治疗,轻微的在家隔离,严重的在医院救治。再后来,人民的武器将会是各自的免疫系统。在适者生存的残酷条规下,你熬不过这个坑就得倒下,留下的都是对这病毒免疫的人群。
朋友说,别过于负面。但愿我们在这黑暗中遇见寸光。
后记:我个人认为,行动管制令的结束,才是残酷现实人生的开端。我们在这个时候都有少许对回归到原本生活的希望。但是,在这段期间,大小公司发现其实许多业务不需要如此多的人力资源。电影院的售票与检票可以以机器完全代工,销售代表并非如此重要,一些可有可无的岗位都会被撤销。当然,旅游业会在很长的时间陷入低靡,航空公司更会面对很长的空档期,而只能以物资载送为主。紧接着的,我们可看到人民失业率会一度飘高。当然,在这大势所趋,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新行业,新事物。若无法跟随潮流,等待我们的是淘汰。
五月:渴望自由
不知不觉,我们已经步入行动管制令第二个月的尾声。犹记得首相宣告的第一天,人民一度陷入恐慌购物,我们都怀疑天要垮下来了,日子还怎么过。但是,我们都明白,这疫情控制不好,很多人会死。所以,我们沉默地接受了。
如今,人民已经逐渐适应。在行动管制令下,人民的生活回归根本,无法到国外旅行,无法在电影院看戏,无法在餐厅聚会。
虽然我不认为所有人都习惯了戴口罩的日子,但是我可以看见很多去医院的病人都有了这个意识。你是否还记得,口罩曾一度断货,现在货源充裕,而随着经济复苏,如今陷入缺货的是温度计。
当然,每一场劫难都是一方趋势的崛起。人民开始网购,大学执行网络教学,人与人之间开始在网络的虚拟世界联系。
身为药剂师的我,生活上基本没什么改变,还是得天天上班,天天保佑自己健康。除了怀念在空空的路上奔驰,最不可思议的是汽油价跌到比饮用水还便宜。在驱车上班的路上,我听电台主播谈到,在这行动管制令期间,因为许多人都在家工作,让不少家长有了更多与孩子相处的时间,甚至也让他们明白那些传授启蒙教育的老师的不容易。若这个行动管制令持续下去,先倒下的不是孩子,而是接近发疯的家长。
但是,宅在家里久了,我们内心想去外逛街吃饭旅游的欲望来得比以往更加强烈。我是如此分析着状况。这应该是我们一生所追求的自由吧!疫情爆发后,我们想去外的自由就这样被强行剥夺了。在此之前,我们都是可以出去的,而只是选择性地不出去。同样,我们工作赚钱,图的其实也是想有权力选择过一个怎样的生活。穷,本质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随其伴来的百般无奈。所以,自由,没一个人会想舍弃。
后记:年少的时候,我时常听爸爸说,等孩子长大工作,我就可以卸下重担,退休享福。但是,在行动管制令期间,他却不愿停下脚步休息,想继续工作。对他而言,在家闲着的日子很难过,仿佛度日如年。
八月:平缓期
前阵子,大学时期认识的越南同学寒暄道,马来西亚的疫情控制还好吗?
我不假思索地回道,不错,很好。
他接着回道,越南前阵子在疫情的控制也是不错的,但是当人民都松懈了下来,疫情就一发不可收拾。
实际话说一句,有谁不担心其中的可能性。但是,我们谁能遥控每个人?而如今,马来西亚闹到天天上头版的不是疫情,而是政治。
不谈这些了,如今这个年代,不只是谈钱伤感情,谈疫情也是。
但是,大家,要时刻戴口罩,保持安全距离!
九月:全国沦陷
这是一场看似没有结束的疫情,从年初到了年末,明年还会一样吗?
因为沙巴选举,大马的疫情失去了掌控,几乎全国沦陷。身为草民的我们,有多少无奈,与无助?
不少同事在这个高峰期都失去了送子女去学校的勇气。人人都活在人人自危的心理上。但是,他们也说,这一代的中小学生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少了一年的教育。
一位同事说,最近,好朋友举行,看来因为巴生的行动管制立,是无法出席了。我笑说,身为站在前线的药剂师,其实不出席也算是某种祝福,因为若不幸,我们带去的不是祝福,是病毒。
很多人会误认为医护人员比任何人都懂得这疫情的严重性。是的,但是,我们也还是人,也还是凡人一个。
我很不喜欢带口罩的日子,我也不喜欢社交距离,我最不喜欢被困住的不自由。我想回到过去,那每个人都能飞翔的年代。
十二月:赤字连连
疫情的状况已经发展到千千声的境界,每一天的数据都多到吓人。但是,人民却麻木了。政府以经济为由,也无法持续执行有效的行动管制令。在这多重原因下,人民步入反弹现象,疫情继续爆发,我的生活继续如常。
疫苗成了我们最后的希望。但是,大家都有自己的顾虑。若疫苗其实并没有大家想像的有效,那是否意味着疫情会成为一场永无休止的噩梦?当然,人民也担心疫苗会造就我们未发现的永久性伤害。
战着,战着,我开始觉得医务人员并不是前线的英雄,而只是因疫情而忙碌的奴隶。我们已经付出了所有,但还是远远不够。
笔者的话
如用一个字来概括2020年,那将会是“疫”。从早期的担忧,到后期的无奈,我庆幸我还活着。
小学的时候,我就被灌输马来西亚的2020宏愿是在2020年发展成一个种族和睦的先进国。但是,年份到了,却带给了我更多的失望。政治的不稳定,疫情的爆发,我只能再期许下一个十年。人生有多少个十年?真的不多。再来几个十年,我已老了。
疫情,让我们看见许多社会现象,也认识了许多人的本性。当一群人害怕covid-19困在家,另一群人却到处跑。当数字只是数字,而不被认真对待,那么结局是不言而喻的。
家人,一直是我们的避风港,后盾。同事说,她的妈妈对她说,我知道医院如今是红区,但是我总不能对你说你不可以回家。简简单单的一句话,承载了愿为子女承担多大的风险,与爱。
希望在2021年,大家都身体健康,出入平安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