储蓄
从小,我们就被教育储蓄的好处。我们被灌输储蓄得持之以恒,才会积少成多的道理。小时候的我们都曾相信这道理,但是,长大后,我们明白到存再久也买不到豪车大房,我们得工作、得自己耕耘钱财。所以,我们开始期待工作。可是,当我们卖命工作,自以为找到答案,却发现存下来的钱却还是少得可怜。
无需要任何科学探讨,能存下来的钱其实就是收入减开销。若无法增加收入,那么该如何控制开销呢?
自大学一年开始,我开始了开两个银行户口的习惯。
第一个户口是储蓄金。所有收入将会被纳入这个户口。当支付了每月的定期开支,如租金、电话费、电水费等,所有存款将会被存入定期存款。
第二个户口则是我每日的零用金。每几个月,我会从第一户口输进三个月的日常花费,并开始使用。期间,若没有充分的理由,我就不会就加额。
当你读到这里,你会觉得,这又如何能减低开销呢?
许多人对于数字都不敏感,总觉得有钱就可以花,花到最后,能存下来的钱就少了。所以,我希望自己看到的是小数字,而不是一大笔钱在眼前闪亮着。如此,我就不会有奢侈的冲动。
我个人认为,一个自觉富有的人很难节制自己花钱的欲望。当我们富有了,我们以前认为很多的钱就变少了;我们不会去看小房子,看的都是大洋房。我们不会用物超所值的思维去考虑事物,我们会想要最好、最贵的。我们还是我们,需要吃饭上厕所,可是心态变了。
现代观
时代改变了,思想也起了变化。老一辈的观念是未雨绸缪,年轻一代的是活在当下。
一日,我对着弟弟说,如今生活的消费真的很高。在我省吃俭用的情况下,我一个月的消费都接近两三千。难免这时代的年轻人都说,在大都市生活能存到的钱不多。
弟弟接着说,你这还是不常去外面应酬的,工作后就回家过日子。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在外喝茶聊天的月光族。所以,如今的很多人都不求大富大贵,就只是买一辆车,买一间房,养大孩子,过上一辈子。
笔者的话
其实,每一次提起储蓄的时候,我们不得不提金钱观。而关于这一点,四姑教会我的也是最直接的。人,不可以成为守财奴,要懂得存钱,更要舍得花。小时候,每一次兄妹的生日会,她会扮演坏角色,向我们索取生日蛋糕费用。
追根究底,人工作,是为了赚钱,而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。所以,钱,不是不能花,而只是不乱乱花。
还有一点,在这勤俭的体制下,你过得快乐吗?别忘了储蓄的初衷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